第一章 总 则
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3〕8号)精神,促进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,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、财政部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(试行)》(工信部联科〔2010〕540号)要求,特制定本办法。
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技术创新示范企业(以下简称示范企业)是指工业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、创新业绩显著、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。
第三条 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遵循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原则,统筹规划,合理配置资源,规范、有序推进。
第四条 自治区工信委、财政厅负责示范企业认定的相关管理工作。各市工信委、财政局负责组织本地区示范企业的申报工作,并做好对示范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工作。
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认定标准
第五条 示范企业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。
第六条 申报示范企业的基本条件:
(一)具有独立法人资格,财务管理制度健全,会计信用、纳税信用和银行信用良好;
(二)在广西建有科研、生产基地且中方拥有控制权;
(三)已认定为市级以上(含市级)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;
(四)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,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;
(五)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,职工人数200人以上,年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;
(六) 企业当年研发投入占年主营业务收入比例3%以上;
(七) 企业3年内应有自治区工信委下达并通过鉴定验收的技术创新项目2项以上。
第七条 认定基本标准
(一)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领先地位。掌握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。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、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。
(二)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。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长,有健全的研发机构或与国内外大学、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。在领先的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。重视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、引进和使用。
(三)具有行业带动作用性和自主品牌。在行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。注重自主品牌的管理和创新,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,并在市场中具有较高知名度。
(四)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。企业整体财税状况良好,主营业务收入呈稳定上升势头。建立了较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。
(五)具有较强的应用新技术能力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成果转化,在“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上规模、促融合、提质量、增效益”等方面具有较强示范作用。
(六)具有创新发展战略和创新文化。重视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创新,努力营造并形成企业的创新文化,把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作为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。
第三章 认定程序
第八条 认定申请
需申请的企业向其所在市工信委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报材料。
市工信委会同市财政局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,联合行文上报推荐企业名单,同时将推荐企业的申报材料(一式两份及电子版)报送自治区工信委。
第九条 申报材料
申报材料包括:
1.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》、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本情况表》、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评价指标》;
2.企业营业执照;
3.当地税务部门出具的近3年纳税证明;
4.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近3年会计报表;
5.自治区工信委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;
6.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情况表(B107-1)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及相关情况表(B107-2);
7.专利证书或受理、公示证明;
8.企业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声明;
9.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有关的其他证明材料。
第十条 组织评审
自治区工信委、财政厅委托中介机构或组织有关专家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评审,有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,提出审核意见,并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。
第十一条 认定及授牌
自治区工信委、财政厅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认定,并授予“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”称号,颁发牌匾。
第四章 监督管理
第十二条 示范企业实行动态管理,每3年进行一次评价,合格的予以确认,不合格的撤消称号并摘牌。评价结果由自治区工信委、财政厅以公文形式发布。
第十三条 示范企业应于每年2月底前将上一年度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情况报送市工信委审核汇总,并由市工信委上报自治区工信委。
第十四条 对已经认定的示范企业,如发现弄虚作假,撤销其称号并摘牌。
第五章 附 则
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工信委、财政厅负责解释。
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
附件:1.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》编写提纲
2.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本情况表
3.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评价指标
附件1
《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申报书》编写提纲
一、企业(集团)的基本情况
1、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
2、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
3、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
二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
1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发展规划及中长期目标
2、目前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,包括:各项制度建立,组织建设、研发经费的保障,激励机制,创新环境,产学研合作等。
3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及试验的基础条件。
4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情况,包括:原创性创新、自主开发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、产学研合作、企业间技术合作等。
5、企业研究开发人员情况,技术创新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,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情况。
6、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采取的独特措施、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(3年内)及其经济效益。
附件2
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本情况表
企业名称 | ||||
通讯地址 | 邮政编码 | |||
银行信用等级 | 所属行业 | |||
法人代表 | 联系电话 | |||
联系人 | 联系电话 | |||
传 真 | 电子邮件 | |||
企业类型 | 国有 合资 民营 其他 | 报告年度 | ||
序号 | 定量数据名称 | 单 位 | 数据值 | |
1 |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| 万元 | ||
2 | 企业利润总额 | 万元 | ||
3 | (T—1年企业利润总额) | 万元 | ||
4 | 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 | 万元 | ||
5 | (T—1)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 | 万元 | ||
6 | 企业全部科枝项目数 | 项 | ||
其中:研发周期3年及以上的项目数 | 项 | |||
其中:对外合作项目数 | 项 | |||
7 | 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 | 万元 | ||
8 | 企业新产品销售利润 | 万元 | ||
9 |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| 万元 | ||
10 | 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 | 万美元 | ||
11 | 企业职工总数 | 人 | ||
12 |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| 万元 | ||
序号 | 定量数据名称 | 单 位 | 数据值 | |
13 | 企业研发人员总数 | 人 | ||
14 | 技术中心职工人数 | 人 | ||
15 | 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| 万元 | ||
16 |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 | 万元 | ||
17 | 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 | 人 | ||
18 | 技术中心博士人数 | 人 | ||
19 | 来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 | 人月 | ||
20 | 通过国家、国际组织和自治区认证实验室数 | 个 | ||
21 | 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 | 项 | ||
22 | 企业3年内通过自治区工信委鉴定验收的技术创新项目数 | 项 | ||
23 |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| 项 | ||
24 | 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| 项 | ||
25 | 企业3年内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、 国家、行业标准数 | 项 | ||
26 | 企业获得的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数 | 个 | ||
27 | 企业获得的广西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数 | 个 | ||
28 | 获国家、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优秀成果奖项目数 | 项 |
附件3
广西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评价指标
一级指标 | 二级 指标 | 三 级 指 标 | 权重 (分) | 单位 | 基本要求 | 评价结果 |
创 新 机 制 | 创新 投入 | 1.企业当年研发经费支出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| 15 | % | ≥2.5 | |
2.企业研发经费支出比例比上年度增长 | 3 | 百分点 | ≥0 | |||
人才 激励 | 3.中心人员年人均收入与企业年人均收入之比 | 3 | >1.2 | |||
4.中心人员培训费占技术中心人员总收入的比重 | 3 | % | >2 | |||
创新 合作 | 5.来企业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数 | 3 | 人月 | >10 | ||
6.对外合作项目占全部开发项目数的比重 | 3 | % | >10 | |||
技 术 与 人 才 | 创新队 伍建设 | 7.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 | 7 | % | >2 | |
8.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的高级专家及博士人数 | 5 | 人 | >3 | |||
创新条 件建设 | 9.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| 5 | 万元 | >500 | ||
技术积 累储备 | 10.研发周期3年及以上项目数占全部项目数的比重 | 4 | % | >10 | ||
11.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| 4 | 项 | ≥1 | |||
技 术 与 人 才 | 技术积 累储备 | 12.企业拥有的广西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数 | 2 | 个 | ≥1 | |
13.企业3年内通过自治区工信委鉴定验收的技术创新项目数 | 4 | 项 | ≥3 | |||
产 出 与 效 益 | 技术创 新产出 | 14.当年完成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 | 7 | 项 | >10 | |
15.当年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——其中当年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| 4 3 | 项 项 | >3 ≥1 | |||
技术创 新效益 | 16.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| 11 | % | >20 | ||
17.新产品销售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 | 11 | % | >15 | |||
18.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 | 3 | 万美元 | >0 | |||
加分扣分 | 加分 | 19.企业拥有的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数 | 2 | 个/件 | ≥1 | |
20.企业3年内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际、国家、行业标准数 | 3 | 项 | ≥1 | |||
21.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数 | 2 | 个 | ≥1 | |||
22.获国家、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和新产品优秀成果奖项目数 | 3 | 项 | ≥1 | |||
扣分 | 23.企业经营亏损 | 5 | 万元 |
我们一直专业致力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中小企业发展成长,提供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、科学技术成果评价、技术转移、工程咨询、投融资咨询、技术创新管理、创新创业辅导、项目管理等服务于一体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专业咨询服务机构。所以有这方面的项目申报需求都可联系我们,我们将会为您提供优质而全面的科技咨询服务。
南宁智阳科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0-2019 桂ICP备14003046号
南宁市民族大道92-1号 新城国际1808室 邮编530022
QQ:996660771,100980771